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四川頻道

這一刻,重回18歲!

吳喆
2024年04月30日18:01 |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四川頻道
小字號

2024年4月23日,晚上7點,夜幕悄悄降臨。當外界的光芒漸漸隱退,發(fā)光體就會變得更加閃亮。

在成都石室中學北湖校區(qū),發(fā)光體匯聚,搭建起一個耀眼的舞臺,一場名為“青春大講堂·成長之路主題演講”的活動拉開帷幕,以青春之名,共同探討時代、青年、城市三者之間的關(guān)聯(lián)。

陳華坐在臺下,一陣陣感動涌上心來,“時不時就有一種鼻子發(fā)酸、直沖頭頂?shù)母杏X”。

陳華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,因為過度熟悉,她和這座城市之間的關(guān)系更像是念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老夫妻,過了初戀時的心動、熱戀時的熾烈,剩下的好像都是不用言說的默契。

“很難再輕易動情,但這次,淚點有點低。”陳華破防了。

“讓我想到了自己的青春”

說來很巧,活動舉辦地成都石室中學是陳華的母校。2005年,她踏入石室中學的校門,這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。

對于成都而言,石室中學承載著更厚重的意義。

在天府之國成都,有兩張璀璨奪目的歷史名片,一張叫“李冰治水”,一張叫“文翁化蜀”。

公元前141年,時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創(chuàng)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地方官辦學堂。從此,巴蜀大地承沐文翁教化,巴蜀學術(shù)文化勃然興起,人才輩出。至今,石室學子都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:“我有個師兄叫司馬相如。”

“我來自成都石室中學,這所學校已經(jīng)2000多歲了?!?008年,陳華考入中國傳媒大學,她清晰記得給同學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,所有同學不約而同喊出了“嚯!”

今年11月11日,石室中學將迎來2165歲生日。每年的這一天,全球各地的石室學子都會以各種方式祝福。學校門口,季羨林先生在1999年的題詞“古今一校,揚輝千秋!”將再一次喚醒記憶、激起共鳴。

“日之生矣,于彼東方。梧桐生矣,于彼鳳凰。于彼石室,蜀學輝光。文翁而后,萬象其昌。玉壘蒼蒼,錦水湯湯。德教化蜀,山高水長?!标惾A默默念起了《石室頌》。

“讓我想到了他們的青春”

2012年,陳華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(yè)。像所有的大學畢業(yè)生一樣,做選擇的時候總會伴著猶豫和彷徨。

留在北京還是回到成都?是擺在陳華面前最重要的選擇題。

“成都很好啊,為什么不回去?”同學們的反問讓陳華堅定了回成都發(fā)展的決心,“畢竟成都是我的家。”

一轉(zhuǎn)眼,陳華在媒體行業(yè)工作了快13年了,她漸漸習慣用更宏觀的視角去看待整座城市的發(fā)展,也將更微觀的目光投向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小人物身上。

成都大運會的故事,從歡聚時芙蓉綻放開始,到立秋日珙桐翻飛收筆。12天時間,鋪展開一張關(guān)于青春、團結(jié)、友誼的畫卷,也讓成都、四川、中國大步走在全世界面前。

陳華感觸更多的,是關(guān)于青春的作答。

什么是青春?

當一個個塵封多年的賽會紀錄被打破,青春是相互激勵,在你追我趕中實現(xiàn)超越,共向未來;當運動員在失誤后調(diào)整狀態(tài)、堅持完賽,青春是頂?shù)米毫?,是跌倒可以再來,是盡力贏也不怕輸;“蝶后”張雨霏7天摘9金,這是努力克服先天性脊柱側(cè)彎后的破繭成蝶,此刻,青春是永不言棄,是我命由我不由天;來自36所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奉獻出熱情、周到的服務(wù),青春又變成了樂于奉獻、挺膺擔當。

中國代表團女子跨欄運動員吳艷妮說:“一代年輕人的精彩表現(xiàn),可以影響下一代年輕人。”在成都大運會的賽場上,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6500名青年運動員讓這個夏天寫滿了“無奮斗,不青春”的信念,也充斥著“成就夢想,展現(xiàn)自我”的愿景。

“我不是運動員,但這場盛會,我與運動員們一起,年輕了一把!”陳華覺得,十多年的工作難免帶來疲倦感,但這一次,再次感受到了沖勁。

“讓我想到了城市的青春”

2023年11月22日,成都浸潤在冬日暖陽中,85歲的楊春燕回憶起自己的青春。

楊春燕是陳華的采訪對象。1956年5月進廠,那一年,楊春燕18歲。沒想到在紅光廠,他一干就是42年。

在紅光廠的車間里,誕生了中國第一支黑白顯像管、第一支投影顯像管和第一支有電子工業(yè)“原子彈”之稱的彩色顯像管……印象中的紅光廠,貼滿了很多“第一”“首個”的標簽,一句“北有首鋼,南有紅光”述說著廠里的高光時刻。如今,過去的紅光廠已經(jīng)成為成都潮流涌動的地方,很多年輕人慕名前去打卡留念。

2023年,東郊記憶·成都國際時尚產(chǎn)業(yè)園迎來超900萬的入園人數(shù)。這其中,外地游客和年輕游客占比過半,平均停留時間近3小時。

“成都”打卡墻、露營生活節(jié)、經(jīng)典影像展、建發(fā)·三體沉浸式藝術(shù)展、滑板公園、音樂市集……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年輕人,東郊記憶含“青”量很高。

但這一切,只是現(xiàn)象。背后的邏輯,是城市抓住了年輕人的喜好和心態(tài),以消費的便利、場景的多樣、對個性的包容,形成對年輕人的超強磁力。

過去,因為成都太過安逸舒適,誕生了“少不入川”的說法?,F(xiàn)在,成都希望一邊繼續(xù)提供年輕人最在意的愜意生活,一邊也在打破“少不入川”的偏見。

有沒有奮斗的平臺?有沒有成功的機會?有沒有可能成就更好的自己?都是城市應(yīng)該回答年輕人的問題。央視曾經(jīng)追問“你奮斗在天府幾街?”成都給出“天府12345街”的答案。

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(shù)學院教授孔哲文說:“很多人以為成都的代名詞是‘巴適’,這是一個誤解,其實成都人在該努力的時候很努力,該拼搏的時候相當拼!”(陳華為化名)

(責編:高紅霞、薛育建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